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摄入快餐或与人类肝脏疾病发生有关,这或许就给了人们减少快餐消费提供了额外的东西。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对胰腺肿瘤的起始至关重要的分子通路。该机制也可能导致这种疾病对化疗的高度抵抗性及其转移倾...
来自挪威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生活习惯的改变或与机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直接相关。
新的证据表明,一些催化代谢物磷酸化的代谢酶也可以作为蛋白质激酶磷酸化各种蛋白质底物,从而调节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许多其他的细胞过程。然而,代谢酶能否作为蛋白质磷...
ESD是一种英文缩写,在医学上主要指的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一般是用于治疗间质瘤、息肉等胃肠道良性或者低度恶性肿瘤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代替传统的外科手术。
研究团队发现ICB治疗无反应和/或预后较差的CRC患者TME中氨水平升高,氨是CRC中关键的免疫抑制废物。
结直肠癌是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的第3大常见恶性肿瘤,中国结直肠癌患者占全球31%,预估约每10位癌症患者就有1位因结直肠癌而死亡。
该检测方法或将逐步进入全球大众视野,推动全球HEV诊断方法的革新,极大地提升临床HEV感染诊断效率,为全球肝炎防治再次贡献中国力量!
(本台1月12日讯)2023年1月11日,新药研发科学家、“新药的故事”系列著名科普作家作者梁贵柏博士携新书——《新药的故事3》在北京开...
胃癌是全球第5大常见确诊的癌症,在2020年,全球有将近110万新确诊胃癌患者。70%的胃癌患者处于晚期阶段,5年生存率只有约6%,他们亟需更有效的新疗法。 ...
近期,要求最大限度提高疫苗效力的压力在免疫学领域激起了许多新发现。一个不断增长的研究分支聚焦于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issue-resident...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和深圳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活泼瘤胃球菌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的一种主要...
食管癌是全球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约有48万新增食管癌病例,37万例食管癌患者死亡。
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 ...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